一、弥漫性层间角膜炎(DLK)
对于SMILE手术后发生的DLK,临床也表现为非感染性弥漫性角膜帽(cap)下炎性细胞浸润,发生时间为手术后24小时,表现为细小的白色颗这样混浊。处理:
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点眼。
必要时行层间冲沙洗。
密切追踪随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更改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注意与点状角膜病变或感染性角膜炎等鉴别。
二、早期视觉不良
现象根据现有文献,SMILE术后视觉质量令人满意。但在术后早期,“薄纱"或“薄雾状”视物不清与角膜反应、层级水肿有关,可逐渐消失。眩光与术后早期角膜轻度水肿和高阶像差增加相关,角膜修复以及主观适应与补偿会减轻或消退,个别与瞳孔直径较大或个体敏感性等相关。
三、角膜基质层间haze
角膜基质层问的雾状混浊haze。此类混池不同于表层切削术的角膜上皮下混浊,多程度较轻,且较快消失。
处理:
局部适当点用较低浓度的皮质类固 醇激素;
观察:随着时向的推移,角膜基质层间haze会逐渐消退。
四、感染
SMILE感染几率小,但角膜基质囊袋内一旦感染,处理难度增加。围术期局部抗生素滴眼波的预防性使用及术中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至关重要。
五、屈光回退或欠矫过矫
少数屈光度数较高者、术前屈光度数不稳定者或特殊个体可发生术后屈光回退或欠矫、过矫。处理:随访,屈光度数完全稳定的情况下,必要时补矫手 术。可选择表层手术。也可选择板层手术进行补矫,如用专门软件飞秒制作角膜瓣,再在基质床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
六、视力恢复延迟
由于病人个体差异、手术操作或激光性能稳定性等原因诱发术后早期角膜水肿等愈合反应,可引起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延迟。
处理:
随访:术后早期出现的视力恢复延迟,随时间会恢复,需要耐心随访4~8周。
对症:角膜水肿等可适当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滴眼液或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等。
七、小切口处上皮岛或上皮植入
可能由于切口边缘的上皮细胞活化、增殖所致。
处理:观察,必要时药物或手术干预。
八、角膜帽微皱褶
在前弹力层下浅层基质出现的微皱褶,相干光断层成像(0CT)中可见前弹力层高反光带呈起伏波状。
处理:
若皱褶未对角膜的光学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且无视觉症状者,可不予干预;
若造成泪膜和角膜前部光学面的破裂时,可使 用人工泪液。
九、干眼
较少发生,多在术后早期,且恢复相对较快。由局部用药,脸板腺体功能异常或既往存在的干眼引起。
处理:
可采取睑板腺热败、按摩及局部应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等。
十、其他
可能出现的未知的角膜或眼部其他并发症在继续观察和探讨中。术前术后的规范处理,有助于规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